【第一參賽人/留學人員】史晨星
【留學國家】英國
【技術領域】新材料
【參賽屆次】第8屆
【所獲獎項】入圍
【項目簡介】
傳統鋰電池采用銅箔、鋁箔等金屬作為集流體,正負極材料涂布在集流體上形成正負極片,由于銅箔、鋁箔彎曲后會出現斷裂、掉料等一系列問題,所以傳統鋰電池本身也無法彎曲折疊,這就限制了很多場景的應用。項目采用石墨烯復合碳納米管形成CMF碳納米宏觀膜,用CMF膜替代傳統銅箔、鋁箔作為新型集流體,由于CMF膜具有很好的彎曲折疊性能,在CMF膜上涂布正負極材料后仍然能夠彎曲折疊,這就實現了柔性電池。項目采用氧化物復合聚合物形成固態電解質,固態電解質不可燃燒,極大提高電池安全性,固態電池具有不可燃、耐高溫、無腐蝕、不揮發的特性,避免了傳統鋰離子電池中的電解液泄露、電極短路等現象,降低了電池組對于溫度的敏感性,根除安全隱患。同時,固態電解質的絕緣性使得其良好地將電池正極與負極阻隔,避免正負極接觸產生短路的同時能充當隔膜的功能。本項目有四大優勢:(1)柔性優勢:項目采用石墨烯膜代替傳統電池金屬集流體,可 360 度彎曲超過 1 萬次,對于智能穿戴產品、柔性手機產品,是不可替代的零部件,同行業目前無類似產品,無法實現電池的彎曲,本產品具備不可替代性。(2)安全優勢:對于鋰電池,安全是先決條件,本產品采用固態電解質代替傳統液態電解質,剪刀剪斷后不燃燒,且不影響充放電性能,具有剛性市場需求。(3)快充優勢:項目采用石墨烯包覆正負極材料表面,形成快充充電網絡,實現6C快充快放,可在10分鐘之內充滿電,處于業內領先地位。(4)能量密度優勢:對于新能源汽車,續航里程是剛需,本產品用石墨烯膜代替傳統電池金屬集流體,有效減輕電池重量,能量密度可相應提升20%,相當于續航500公里汽車再提升100公里續航,具有明顯競爭優勢。
【展開】
【收起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