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一參賽人/留學人員】翁立朝
【留學國家】暫無
【技術領域】新能源與節能環保
【參賽屆次】第3屆
【所獲獎項】優勝獎
【項目簡介】
本項目提供一種環保生物技術,利用生物菌種,將秸稈處理成微生物有機肥料,并在微生物有機肥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實施土壤恢復解決方案。本項目的主要技術內容如下:(1)利用嗜熱菌和特殊菌種配合來快速升高腐熟溫度,以達到滅菌目的。本項目的技術能有效快速腐熟秸稈,使之在24—72小時之內將秸稈溫度升高到80℃,減少秸稈腐熟時間,同時能有效殺滅各種病菌。(2)使用特殊菌種來螯合抗生素,分解其分子結構,使抗生素失去活性,達到解決抗生素殘留問題。螯合抗生素后的微生物有機肥不再受制于家禽糞便中的抗生素,能使土壤層變厚,減少并逐漸杜絕水土流失,能有效改良土壤,加之大量的微生物菌群進入土壤后,分解和疏松已經板結、鈣化的土壤,使土壤變得疏松、柔軟,透氣性好,保水性強。 項目處于產業化啟動階段,創業團隊在2017年已經完成第一期投資1700萬元,在蕪湖南陵建立一個生物有機肥生產基地,開展產品的生產和市場銷售推廣,在2018年底之前生產出3萬噸生物有機肥料,總計創造出3600萬元的銷售額,加上其它菌種銷售,總的毛利潤將達到1400萬元。在此基礎上,計劃在2018年的第四季度完成第二期1300萬元融資,在2019年利用公司生物有機肥生產技術和管理入股,合作建設另外3個生物有機肥料廠。計劃在2020年完成1000萬元融資,再合作建設8個生物有機肥廠,每個生物有機肥廠自帶資金1000萬元,加上技術和管理入股,占股51%以上,產生1億元毛利潤。在2019年再投資建設16個生物有機肥廠,創造出2.4億元的毛利潤。該項目符合國家行業規劃和產業政策,符合我國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需要。項目工藝新穎,技術先進,設備實用,方案可行。項目建設目標明確,投資規模適宜,結構合理。項目經濟效益顯著,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。項目各項財務指標較好,抗風險能力較強。因此,項目切實可行。
【展開】
【收起】